杨江帆教授开讲。
3月10日,由国家特色专业(茶学)带头人、博士生导师杨江帆主讲的茶文化讲座在市图书馆开讲。有别于“养生知识”“名流故事”为主要内容的讲座,这一场由学界大咖主讲的茶文化大课,虽是从“21世纪茶生活方式”切入,却并不止于“生活方式”,还向公众传达了不少行业趋势以及科技新知。因为主讲人杨江帆教授的另两个身份标签是: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
两个小时兼具信息量与趣味性的讲座和交流令听众惊喜——在“一人一世界”城市人文沙龙之后,市图又一个系列讲座要爆红了!
现场座无虚席。
辟谣
茶叶农残没有传闻严重
曾有一段时间,微信微博上流传着不少关于茶叶农残问题的文章,有一些甚至加上了“喝茶等于喝农药”这样骇人听闻的标题。现在的茶叶农药残留问题有多严重?喝茶到底安不安全?
昨日的讲座及交流中,这个问题同样成为听众关切的热点。对此,杨江帆教授答复:是时候为茶辟谣了。
他说,大家尽可以放心喝茶,茶的质量总体来说是安全的,农残问题没有传闻的那样严重。更何况茶作为食品,得到党和政府高度重视,生产环节监管也越来越全面,对农药的使用控制更趋严格,行业自律也正在加强。杨教授还从科学的角度解释说,使用于茶树的农药多数是脂溶性的,不溶于水,就算有极微量的农残,它并不易溶解出来,而人们通常也不会将茶叶吞下肚,所以茶汤在安全范围之内。
许多泡茶程序中,人们会将第一泡茶汤倒掉,认为这是洗农残,但这其实和农残没有关系。杨教授说,“洗茶”只关乎喝茶的习惯:不少人觉得茶叶在加工过程中会有尘土,所以第一道汤水用于洗,这多是出于心理安慰。还有一种观点认为,许多茶叶在加工压制后有一定的形状,在经过第一道的冲泡之后,茶叶才能更好地舒展开来,其香气也才能真正释放。从专业角度来说,单纯“洗茶”其实并无必要。
拆招
天价茶背离普通人生活
“柴米油盐酱醋茶”,茶叶作为中国人传统生活中的“开门七件事”之一,如今却因天价茶叶的出现,显得正在远离普通人的生活。近千元一泡,数十万元一斤,“天价”会让茶叶脱离百姓吗?
这个听起来堪忧的现象,在杨教授眼中却是个无需讨论的假命题。他说,随着市场的发展,茶叶价格自然由市场的需求来决定。另一方面,当下科技与工艺都在发展,茶的品质也在提升,好的茶也是可遇不可求,天价茶叶的出现有一定的合理性。
当然由于虚荣,很多人把最贵当作最好。还有人将茶当作古董来炒作,直把茶炒出了天价。其实茶的好坏与它的保存条件相关,“几十年几百年,茶的有效成分都没有了,还谈什么价值?”杨教授笑道,“茶不是万能的,茶也不是古董,它的价值最终要回归到它的本质。标价超过几十万、几百万的茶,我建议不要买。”
揭晓
茶叶质量将有科学指标
人们在买红酒时,通常会了解它的产地及年份,这是因为不同的产地及当年的气候都决定了红酒不同的品质。其实对于茶叶来说也是如此。
杨教授透露,福建作为茶的故乡、茶业大省,学术界亦有多项前沿研究领先于国内。杨教授和他的团队所从事的“气候因子和茶叶品质的关系”研究正是其中一项。这一研究的成果如果推广,无异于茶界的“红酒标准”,它将为人们选择茶叶提供更明晰更科学的指标。
此外,你知道么?福州的茉莉花茶对于抗抑郁有着显著的效果。杨教授还透露,有研究人员在实验中发现,饮用茉莉花茶的实验小鼠在多项运动测试中,显示出了比未饮用茉莉花茶的实验小鼠更强的活力和精力。其实所有茶叶当中都含有致兴奋的咖啡因,但似乎咖啡因和茉莉花的芳香成分相结合,发挥出了更明显的抗抑郁效应。
这一研究成果也吸引了不少听众的兴趣,纷纷表示已开始期待下一期的“大咖谈茶”。
记者了解到,3月10日杨教授主讲的这场讲座是这一系列讲座的开篇。今后每月的第二个周末,都有同等量级的学界或业界领军人物为市民作茶文化讲座,甚至国内的一些著名演讲人也将站上这一公益讲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