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初以来,微信圈子里时不时见到以“滞销、助农”为名销售水果的事,不少朋友都出于同情购买了水果,却不知中了商家的圈套。
5月9日,北京青年报报道了《揭开“网售滞销水果”悲情牌套路》。记者调查发现,电商平台中不少商家以“滞销”为由销售水果等商品,而商家用的都是同一名老人的照片,这名老人也被称为“滞销大爷”。5月10日,北青报记者联系到“滞销大爷”照片原图摄影师,摄影师称照片实际拍摄于2011年,当时路过看到这位老人正在务农,有感而发拍了一组照片。对于目前照片被商家滥用的情况,摄影师称希望维护自己的著作权,并会赶快取证。
但作假商家的反应也很快速。5月12日,北青报记者调查发现,原先采用“滞销大爷”照片的商家有的已经换掉照片,有的将商品下架,但令人诧异的是,还有商家仅仅把大爷的肖像换掉,换上了另一位女性老人的照片。
其中一个售卖苹果的店家将原来的“滞销大爷”照片换成一位老年女性,但照片中的文字还是“苹果滞销”。店家称已经看到相关新闻,因不想影响店铺销量而将照片换掉,但仍用“滞销”作为宣传,是因为可以吸引更多顾客购买。一家售卖猫窝的店铺中,店家将老人肖像配在了一个猫窝旁,图片配文是“猫窝滞销,帮帮我们”。
记者发现,有不少购买过“滞销水果”的顾客都给出了“差评”。一位张女士称,之前看到宣传购买了一箱苹果,寄到后发现很多苹果都烂了。“卖家的承诺和实际相差太多了,东西贵而且又不好吃。之前还想着既然是帮助老农就算了,看了新闻才知道很多商家都是利用了大家的善心”。
用虚假的照片、利用大家的同情心来做生意,这样的商家已违反了《消法》里有关消费者知情权的规定,已构成欺诈,消费者可以要求退一赔十。人民日报为此专门发文称:大爷“被滞销”,编假故事营销不会有回头客。
一段时间以来,不少商家以虚假的故事、以“贫困乡村”“爱心义卖”“为民代销”等字样绑架爱心,实际了逾越了经营的道德底线。此类现象屡屡出现,最后透支的是人们的同情心,消费者一旦见怪不怪,或者看穿骗局,最后破坏的是买卖之间的基本信任。
(记者 朱美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