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中华中医药学会等单位在北京联合发布《2017年全民中医健康指数研究报告》。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诊断学分会主任委员、福建中医药大学校长李灿东出席大会并作为参会专家解读《研究报告》。
李灿东称,这是2015年以来的第三次年度发布,研究报告的结果显示,半数以上受调查者处于非健康状态,也就是疾病状态。
中青年群体
健康状况“不乐观”
据了解,本次报告的调研对象,涵盖了全国不同地域、不同经济状况、不同规模的城镇及农村的8796个样本,从中医角度对我国居民的主要健康问题、影响健康的因素、群体差异进行了详细调查和分析。
李灿东在解读报告时表示,目前我国居民整体健康状况堪忧,大多数人的养生意识有待提升。从年龄段来看,年轻人群的疾病状态远高于老年人。
专家分析,年轻群体的疾病状态比率高,主要是因为20~44岁处于人生学习和奋斗的阶段,且人们往往觉得年轻就是资本,肆意挥霍健康的情况经常发生,不注意保健和养生,过度透支身体,导致免疫力下降,许多疾病都呈现出发病年龄不断降低的趋势。
今年3月,李灿东曾受省消委会的邀请在福建老年大学做《防范保健品陷阱,认清养生真相》的专题消费教育讲座,现场就提到老年人的养生意识远高于年轻人。
报告还显示,高收入高学历人群已病状态比例高于低学历低收入人群,女性处于疾病状态的比例高于男性,城镇居民的健康状况不如农村居民,小三口之家健康状况不如三代同堂。
合理运动
多亲近大自然
报告显示,按时起居居民疾病状态的比例为15%;起居不规律居民(夜猫子型、黑白颠倒和经常加班熬夜睡眠不足的)疾病状态的比例接近一半。
报告显示,人们往往等健康出了问题才开始养生保健,保健意识还有待提升。专家建议,在“未病”状态的时候,就要懂得关注和维护自己的健康,不要等到疾病发生了才开始意识到自己的健康问题,预防永远比治疗更重要。报告还显示,合理而良好的运动习惯,是维护健康状态的重要方式。
针对调研中反映的问题,报告从中医角度指出,情志、饮食、运动、起居是影响健康的四大因素,改善健康状况不只是“我该吃啥”,而是要科学调养,增强免疫力。
报告提出,人们应保持平和心态,从精神上减压,保持三餐规律、荤素搭配的饮食结构,合理使用保健食品,并根据个人的体质和需求适度运动,养成良好的养生习惯。同时应树立起科学调养的观念、掌握养生保健的知识。在这方面,传统中医药有着天然的优势。
“除了起居有规律及合理饮食外,最重要还是保持良好的心态和适量的运动,而劳动就是最好的运动。此外就是阳光下的户外运动比如走路。”李灿东教授建议民众有机会多劳动,周末建议离开城市多亲近大自然,因为从报告上,住在市区的疾病状态(22%)远高于住在农村的(16%)。
(记者 朱美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