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 手机版
首页 > 行业 > 健康 >
熊猫指南2020秋季榜单发布 新增食用菌、猪肉品类 2020-12-03 22:51:35  来源:海峡消费网

11月27日,中国优质农产品榜单熊猫指南揭晓2020秋榜,这也是该榜单的第六次发布。作为农产品界的品质风向标,熊猫指南榜单为业界打造了优质农产品的选购指南并不断升级,而此次秋榜也有一大改变引人关注。

熊猫指南CEO毛峰和COO马祎接受媒体采访,就熊猫指南推出的背景和意义、2020秋季榜单升级与改变、未来在大数据方面的尝试作了说明。

坚持“两有一无” 做高标准权威指南

毛峰表示,推出熊猫指南的原因是中国农业产业大而不强。中国农业处于量变到质变的十字路口上。但整个产业链里高品质、高附加值和品牌化、版权化仍待加强。推出熊猫指南希望为中国的品质农业助力,帮助中国农业建立行业的影响力、话语权,使中国的好的农产品被人熟知和相信,让消费者买的到。

毛峰介绍,为做到高标准、独立第三方、权威,熊猫榜单一直坚持“两有一无”原则。

第一个有,是指要做“有精准地块”的榜单。中国有很多榜单是泛地理概念,比如说龙井茶、平谷大桃,但缺乏详细信息。而国际上做的比较好的榜单如米其林,十分具体化。熊猫指南将一件产品的产量、品种、联系方式全部公布,使消费者可以精准获取信息。

第二个有,是指有退出机制。我国很多农业榜单发布完后没有进一步跟踪机制。熊猫指南每天春天和秋天各发一版,榜单的数量会有一定的增加,也有可能存在一定数量的退出。因为农业受气候、条件、种植技术、种子等多种因素影响,如果产品品质达不到就会退出,这样的榜单是活的,有生命力的。

一无是指没有直接商业利益。熊猫指南不会向被调查的种植者收取费用,甚至不会提前告诉他们,同时还会利用自身资源对上榜企业进行推广、宣传,熊猫指南愿意为中国农业品质化发展助一份力。

马祎介绍了熊猫指南命名的原因以及推出的背景,她介绍道:“熊猫是一个非常好的文化,也是中国的国宝,是世界上最受欢迎的动物之一。熊猫指南带有最强的中国特色,带有友好的IP形象。”自2018年3月首次问世以来,熊猫指南的脚步已从少数地块走遍了31个省、自治区、市,累计行程达240万公里,实地调研种植基地超过千家,上榜产品数从56个达到2020年秋季榜单的258个。

榜单种类不断扩充 新增猪肉和食用菌品类

2020秋榜较以往榜单将有一个较大变化。消费升级的当下,市场对优质农产品的品质和品类要求不断扩大,熊猫指南在增强调研和科研能力的同时,也将榜单由原来的果品、蔬菜、粮食三大品类,增至涵盖食用菌、猪肉在内的更大范畴中。

马祎介绍了增加食用菌品类和猪肉种类的的原因。她表示,食用菌属于相对高端的食材,中国菌类生产量、种植量占全球份额的70%,但日常老百姓很少吃,很少做。熊猫指南希望将食用菌的标准找出来,将好的产品推出去,为整个产业做些宣传。

马祎表示,中国的猪肉消费量到产量都是世界领先的,但消费者吃的最多的就是外三元猪。因为它养殖时间短,瘦肉多,出栏量大。但中国也有大量的地方猪品种,因为肥肉多,生长周期慢,因此品种退化很严重的,但是有些地方猪品种品质更高,口味更丰富。熊猫指南希望通过榜单建设让消费者知道好东西在我们身边,为地方猪的品牌建设和话语权建立做出贡献。

“为了解析猪肉背后的品质逻辑,熊猫指南联合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共同对国内主要猪肉品种进行测评,通过人机互证的方式,看似一样的猪肉其实在好吃程度上也有很大的差异。消费者对猪肉的选择往往是随机性,现在通过熊猫指南的榜单,就有了选购的依据”,毛峰说。

将模糊的“好吃”体验转化为精准的数字化信息

毛峰表示,熊猫指南2020秋榜还在扩大上榜产品的同时,不断积累农业大数据。在水果主要的消费产品中,选取大量当季在售产品进行综合测评,推导出该品类产品中不同品种、不同产地等因素之间的差异化,而参与测评的感官品评员则在感官层面模拟消费者喜好程度,将数据点线面串联起来,一幅农产品品质的图谱便跃然纸上。这些数据不仅对消费者具有指导意义,更为种植者、渠道商提供了种植、采购的丰富信息。

毛峰表示,熊猫指南与国内外实验室创建了感官评价体系,对品种繁多,产地各异,品质参差的大量粮食、果品、蔬菜的样品进行测评,通过统一编号和包装寄送样品进行样品双盲检测,实现客观、公正、高标准的第三方实验室检测,开发对某个品类农产品的标准化评价方法,构建“风味轮”体系。

毛峰说,“风味轮”集成了同类农产品中与好吃相关的感官维度,用于对照品评农产品中所出现的外观、香气、滋味、质地及口感。此外,熊猫指南还推出集农产品品质评价、防伪溯源、消费者反馈三大功能于一体的Panda Taste品评标签,将模糊的“好吃”体验转化为数字化信息。

相关阅读: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