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厦门11月26日电 题:20年厦门马拉松,这座城市如何让公益理念“跑”入人心?
新华社记者康淼、颜之宏
2022厦门马拉松赛将于27日鸣枪开跑。从2003年首届赛事举办至今,厦门马拉松即将连续举办20届,其间从未中断。
20年办赛过程中,“公益至上”一直是厦门马拉松的办赛宗旨。从提倡“无烟马拉松”到开创“厦马急救跑团”,从发起“绿跑在行动”到推出“爱心驿站”,厦马在传递公益理念上始终引领行业风气之先。
绿色环保:让生态文明理念融入马拉松
2003年3月30日清晨,伴随一声发令枪响,首届厦门马拉松正式开跑。和北京、大连、杭州这些城市相比,厦门算是马拉松圈子里的后来者,但是在传递公益理念方面是“后起之秀”。
2008年全国各地展开“室内控烟”,厦马组委会联合厦门市疾控中心、厦门大学绿色呼吸协会等,打造了一场“无烟马拉松”。参赛者和观赛者进入赛道或观赛点前,都要主动弃烟。
2014年,厦马组委会发起了“绿跑在行动”公益计划,每届赛事招募300组家庭,以家庭跑的形式,从参赛队伍末尾出发,沿途捡拾遗弃的饮料、食品包装等垃圾,让孩子们从小就养成“只留美丽,不留垃圾”的习惯。
“厦门马拉松在孩子们心中种下了绿色环保的种子。”曾连续三年参与“绿跑在行动”的罗桂英说,孩子们树立了爱护环境的价值观,并把这一价值观贯彻到生活的方方面面。
“绿跑在行动”发起人之一、建发集团品牌部总经理马一弓介绍,发起“绿跑在行动”后,厦马又加入了中国绿化基金会“百万森林”计划,至今已有18万棵沙漠植物在腾格里沙漠落地生根、防风固沙。
厦马的绿色办赛经验还从厦门传播到世界各地。厦门文广体育有限公司总经理花云说,2019年,厦马获国际马拉松路跑协会“绿色环保奖”,成为中国第一个获此殊荣的马拉松赛事。厦马组委会还与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签订合作备忘录,成为全球首个加入联合国“清洁海洋”运动的马拉松赛事。“为蓝一小时”线上跑、“降塑不降速”净滩行动等一系列公益行动也随着厦马赛事一同展开。
白色守护:“急救兔”成为跑者的生命守护者
为加强应对马拉松赛场上可能出现的意外情况的能力,厦马组委会在原有的医疗救助点和专业急救力量配置基础上,增设了“急救跑者”。这些跑者由具备专业救助能力的人士组成,在跑马的同时能够快速识别和应对突发状况,被跑友亲切地称为“急救兔”。
“并不是所有人都适合跑马,一些人在体力透支时可能会遇到心脏骤停等突发状况。我的本职工作就是救死扶伤,如果能在满足跑马兴趣的同时挽救他人生命,这就一举两得了。”拥有多年跑马经验的曾荣斌,是厦门市思明区开元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一名全科医生。既当跑者又当救助者的想法一萌生,曾荣斌就在厦门市卫生系统跑马群中征召志同道合的跑友,“急救跑团”便诞生了。
“急救兔”需要练就“火眼金睛”。他们经常开展业务交流,分析跑者可能出现的临床表现。在“急救跑团”的启发下,厦马组委会与相关部门合作,于2016年将“急救兔”机制正式引入到赛事中。
以曾荣斌为代表的专业医师,还主动承担起系统性培训其他有急救经验跑者的工作,厦马“急救兔”队伍从2016年的十多人发展到目前的上百人。
厦马还倡导各种社会救助活动,包括“关注阿尔茨海默病——点亮你的记忆”公益敬老活动、AED公益众筹活动等。受马拉松启发而来的急救措施,逐渐扩散到厦门城市各个角落。
红色爱心:从爱心马拉松到爱心之城
厦马发展史,是一部厦门全民健身运动演变史,也是厦门这座城市的爱心公益传播史。
今年全民健身日,首批厦马“爱心驿站”揭开面纱。“在厦门,跑步的人随处可见,跑马已成为群众日常生活一部分。”厦门市体育局局长阮敦梁说,厦门为了帮助跑者更科学地健身,推出了马拉松“爱心驿站”。
11月23日,即将参加厦门马拉松的傅冬梅在位于厦门弘爱康复医院内的马拉松“爱心驿站”进行适应性训练。“之前跑步膝盖经常疼,经跑友分析,可能是我跑步姿势还要改善。‘爱心驿站’内不仅可以免费休息、饮水和淋浴,还能享受康复培训、急救培训等10余项爱心服务。”她说。
11月23日,在厦门马拉松“爱心驿站”内,跑者傅冬梅(左)在治疗师的帮助下做拉伸。新华社记者颜之宏摄
20年来,厦门马拉松始终伴随这座城市共同成长,不断探索“体育+公益”的模式。2010年,组委会在厦门市红十字基金会设立了“厦门马拉松红十字爱心基金”,每年捐资10万元用于开展与赛事相关的慈善救助和公益项目。10年后,组委会成立了国内首个由马拉松赛事独立设立的公益基金会“厦门马拉松公益基金会”。
厦马还设立“公益跑”名额,所有报名费全部用于社会公益事业。本届赛事“公益跑”名额已增至500个,各界爱心人士踊跃报名。
厦门马拉松爱心林、爱心图书角、公益课……20年来,厦马不断升级爱心公益体系,融入这个城市的方方面面,为“爱心厦门”建设注入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