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 手机版
首页 > 城市生活 >
福建博物院——藏友会:文物专家免费鉴宝 2018-05-28 09:57:44  来源:海峡消费报

5月18日,揣着大包小包的藏友们,早早来到福建博物院,等待9点正式开馆。

这一天,也是福建博物院每年一次的“国际博物馆日·藏友会”活动,该院退休的文物专家和省文物鉴定中心的专家,共同为藏友免费“鉴宝”。

福建博物院典藏部的邱主任告诉记者,这些年,鉴宝栏目走红荧屏、文物拍卖日渐红火,民间对文物收藏的热情越来越高,但是一般藏友由于缺乏专业知识,藏品良莠不齐,所以该院连续组织了8届免费“鉴宝”活动,受到了广大藏友的热烈欢迎。

俗话说,财不外露。记者在现场看到,藏友装“宝贝”的,有饺子粉蛇皮袋、红星二锅头纸箱、塑料饭盒、环保袋、旧报纸……他们从那些扔进垃圾堆可能都没人捡的旧物什里,掏出了铜制佛像、剔红漆盘……甚至于高达半米的青花喜字罐、哥窑双耳瓶,让专家和藏友们瞠目结舌。

其中一位藏友,拿来一件疑似越窑青瓷的大碗,据说是从广东那边买来的。边上藏友悄悄告诉本报记者,这碗疑似沉船出水的文物。

一位在福清打工的四川藏友,听说有专家免费“鉴宝”,乘坐动车、地铁、公交辗转而来。他从裤兜里掏出一块长达10厘米的疑似动物牙齿化石,“考倒”了现场的专家们。据说是从爷爷辈传下来的,上面还有他家儿子的水笔涂鸦。

邱主任用手机拍下图片,传给擅长动物化石考古的同事,请他们帮忙予以鉴定。

10点半过后,排队“鉴宝”的人群渐渐散去。鉴定专家告诉本报记者,当天真正的好东西不多,够级别的文物基本没有,仿制的劣质赝品,倒是不少。当然,拿来鉴定的,一般都是比较没把握,想当面请教专家,听听他们的分析,同时学习相关门类的收藏知识。

福建博物院典藏部的邱主任在现场接受了本报记者专访。

首先,他提醒广大藏友,收藏的学问很大,一定要多看多学,谨慎出手,免得枉费“银子”。与专家面对面交流相关知识,对于他们今后的收藏,肯定会有帮助。

其次,同一类文物,可能国内外不同市场拍卖的价格相差非常多,也有可能以超乎想象的低价从市场上“捡漏”,这些都属于你情我愿的市场行为。博物馆不是拍卖机构,文物专家大多从事历史文物收藏,所以只会鉴定藏品的年代、工艺等等,不会对文物的市场价格做出评估。而有些藏品,可能文物价值不高,但却是家传之物,对每个人乃至于家族的意义,非同一般,也值得珍藏并代代相传,若干辈后,可能真就成了文物。

此外,邱主任特别强调,所有出土、出水文物,均属于国家财产,不允许拍卖、流通、宣传。来源存疑的文物,不允许进入博物馆和正规的拍卖市场。这一点,他特别提请广大藏友注意,因为“没有买卖就没有伤害”,不要让自己的收藏,成为对盗挖、盗捞等违法行为的纵容。

(本报记者 苏韶华 摄影报道)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