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 手机版
首页 > 城市生活 >
一座150年村小的世纪接力 2023-09-20 16:25:49  来源:

从福建龙岩市区到奥杳小学,只有一条蜿蜒曲折的山路。台风偶尔会侵袭这里,并留下一滩泥浆,让交通变得更加困难。但从这条山路走出去的学子,不计其数。

奥杳人向来崇文重教,虽然奥杳小学是一座山区学校,学习条件艰苦,但从这里走出去的人大多忘不了奥杳小学。他们往往几代人都在这里读书识字,接受启蒙教育,读至硕士、博士,最终走出奥杳,走出福建永定,走到世界各地。

李松生是现任奥杳小学校长,据他查证,奥杳小学至今已有150多年的历史,是福建省龙岩市历史最悠久的小学。1872年,多所私塾合并为一所广德学校,之后,奥杳天主教堂又增设一所求是学校,最终两者合并为延续至今的奥杳小学。

在长达150年的历史中,奥杳小学成为一个源头和支点,不同代际的奥杳人在这里,完成一场场翻越大山走向世界的接力。那些走出去的人,成为最早一批下南洋的探险者,但不管他们走多远,也依然心怀家乡和家乡的教育,延续着客家人耕读传家的传统。

教育接力

如今奥杳小学里的祥培楼,正是校友黄祥培的后代们于1995年出资20万捐建,楼体上依然镌刻着“立德,树人”四个大字。过去的数十年里,黄氏家族源源不断地对奥杳和奥杳教育的发展添砖加瓦。

他们是最早一批从奥杳走向世界的人。1929年,黄祥培和二哥祥辉跟随大哥祥光,南渡印尼,在三马林达经商,经营鱼干等水产及蛇皮、滕条等当地土特产品生意。生意起色之后,他们又买了一块铁林山场,经营铁林木材料,创办了三马林达义昌公司。

在大哥黄祥光的带领下,他们三兄弟在印尼的生意做得风生水起。“七七”抗日战争爆发后,他们积极发动和组织当地华侨参与抗日救亡活动,努力募捐资助抗战,他们节衣缩食,把省下来的钱捐献给祖国。

1956年,印尼加里曼丹地区首次组织回国观光团参加国庆大典观礼,大哥黄祥光被推为副团长。观礼期间,荣幸地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并合影留念。在领导人举办的招待宴会上,他与领袖们频频和他一起举杯共祝祖国富强人民幸福。

即便身在印尼,他们也常常想起自己长大和学习的奥杳。1980年,大哥黄祥光回到故里,当他得知奥杳小学缺少教师宿舍时,立即带头在侨胞中募集了一笔巨款,为奥香小学建造了一座漂亮的教工宿舍楼。与此同时,为了东山江方向的学生上学方便,他还带头募捐在上黄太子楼前建了一座石拱“万年桥”,并联系江庆昌先生出资建了“秀龙桥”。

除了黄氏三兄弟及其后辈外,150多年来,从奥杳小学里走出的知名校友,像门前的溪水一样滔滔不绝。有厦门市政协副主席、省政协常委黄绿萍;旅居缅甸的金丰华侨文人领袖黄玉珊;台北市永定县同乡会十六届理事长黄建兴、中华福建闽西客家文化交流协会理事长黄建卓;中国新闻社摄影部主任,香港中新社(即中国新闻社香港分社)首任总编辑赖天俊;原新加坡永靖同乡会会长的黄定标、黄有为父子;厦门名医林登善和林文彩父子等一大批知名人士。

历史传承

奥杳人耕读传家的传统,也离不开其所处的地理位置和过往的历史背景。

奥杳村所在的龙岩市永定区,位于福建省西部,地处闽、粤、赣边区,东与泉州、漳州接壤,西与江西省赣州市交界,南邻广东省梅州市,北接三明市。闽西既是闽南“金三角”腹地,又是内地经济区的前沿,是闽粤赣三省交通道和物资集散地,又是海内外客家人的祖地和著名的革命老区、侨区。

而奥杳村又为客家原乡,操金丰腔客家话,地理位置位于福建省永定区湖坑镇东南方向,全村海拔600余米,周围山峰巍峨,中间盆地,一马平川,状如帆船,人称“云海仙船”,是永定主要烟区、粮区和红柿基地,并在2017年被评为“福建最美乡村”。

据北京大学一位研究边疆少数民族语言文字专家陈先生的查证:“奥杳”来源于同音字“奥窔”,“窔”意为“东南隅(角落)”,而“奥”字有奥秘、幽深之意,它应来源于同音字“嶴”(简化为岙),是山间平地之意。据考证,奥杳早在唐代就已经有了,至今至少有一千二百多年历史了。

在过往的历史演进中,奥杳也成为岭南黄氏的重要祖地与聚居地,同时也是河洛、客家、广府民系重要的移民中转站。唐宋以来,有数十个姓氏从中原出发经江西、邵武、宁化聚集于奥杳,历数代再继续向外迁徙。其中旅居缅甸、泰国、印尼、新加坡、美国、英国、日本等国家以及港、澳、台等地区的乡亲众多。

迁徙的客家人中,一部分选择了走向更远的地方,一部分则选择就地安居乐业。

留下来的客家人,为满足整个大家族的居住需要以及防盗和防野兽等外部侵犯,在此兴建了大量的土楼。永定的土楼形状各异,有方有圆,颇为壮观,从四五百年前到今天,经历十几或二十几代人的历史。在其历史文化底蕴里,依旧可以探寻到半耕半读的书香气息、亦商亦农的商业氛围。

上个世纪初期,林鸿超兄弟因其祖辈生产销售“日升”牌烟刀,而成为一方巨富。1912年,林鸿超接管家业后,力邀众兄弟以集资建房的方式在奥杳村附近10余分钟车程的洪坑村建造振成楼,最终耗资约8万光洋,历时5年建成,共4层,208个房间。目前该土楼成为福建永定土楼的代表,被誉为“土楼王子”。

在振成楼的牌匾中,依旧可清晰地感受到林氏家族崇文重教的家训,在其内环正门的石质门框上,门楣镌刻民国总统黎元洪题写的“里党观型”匾额,两边镌刻楹联:“干国家事,读圣贤书”。

振成楼现在的楼主阿耕,如今依旧和子嗣们住在这里。阿耕的儿子和儿媳妇也都非常重视小孩的教育,从去年到今年,阿耕的孙辈们接连考入大学。

红色沿革

因为建校历史悠久,奥杳小学同时也见证了闽西红色文化的传承。

至今,奥杳小学背后还屹立着的革命烈士纪念碑。2014年,为了继承革命先烈遗志,缅怀先烈丰功伟绩,弘扬“铁打奥杳”的革命精神,福建省人民政府民政厅拨款25万元,在奥杳小学背后兴建了革命烈士纪念碑。纪念碑碑身高490厘米,碑顶帽10厘米,顶上红五星一颗,碑石上镌刻着50名革命先烈的名字。

据历史记载,湖坑镇奥杳片有四个行政村,在土地革命时期,裕德楼曾作为“奥杳乡苏维埃政府”驻地,红军部队曾驻此楼,并在这里建立了一支战斗力极强的红色赤卫队,敌人几番攻打都没有占据过,在当时被誉为“铁打奥杳”,先后有45人为革命献出了年轻的生命。

而在裕德楼,至今还可以清晰看到“工农若要解放、必须帮助红军——奥少先队宣”的历史印记。裕德楼由江夏奥杳黄氏第十七世祖黄玉胜兄弟于1894年动工兴建,1901年竣工,占地面积6000多平方米,是龙岩市占地面积最大的方形土楼,其大宅门门额上写着“一等第”三个刚劲有力的大字,看得出这是个贤达之家。1907年,也是在该楼创办了闻名十里八乡的求是学校,即奥杳小学的前身之一。

随后,裕德楼楼主以“裕国足民,忠臣即是孝子;德全道备,修身可以齐家”的门联教育后人,待人处世要宽大仁爱、品德修养,才能实现“裕国足民”的宏愿。裕德楼之外,在奥杳的众多历时建筑中,均能看到当地人重视教育的痕迹。

参天大树,根系厚土;百川归海,自有源头。奥杳小学一直延续着客家人耕读传家的优良传统,传承着客家精神,完成一代又一代的知识接力。

2023年9月8日,拼多多的“为你读书“公益捐赠活动携手著名作家管斌教授等人走进奥杳小学,决定延续这场接力,为这里的孩子们带来5400册图书,二胡、扬琴等中国民族乐器以及足球等文体用具。

现场,著名作家、全国优秀新闻工作者最高奖“长江韬奋奖”获得者、经济日报高级记者管斌教授给孩子们上了生动一课,从管仲一直讲到雷锋精神。此外,管教授还捐赠了300本其著作的纪实文学作品《成德之道》,该作品曾荣获全国第六届“冰心散文奖”。

拼多多的初心,起源于2020年工作人员在助力脱贫攻坚时,发现偏远地区的青少年阅读群体对于平价优质的正版图书存在迫切需求。从2021年4月以来,拼多多“为你读书”公益捐赠行动的足迹,遍布了西藏、新疆、甘肃、青海、贵州、陕西、安徽、云南、湖北、江西等地的山区中小学、特殊学校,迄今累计捐赠图书超30万册。

拼多多的善行,像小溪一样也汇入了这条历时150多年的历时长河。一个多世纪以来,闽西客家人以奥杳小学为源头,图书为载体,知识为媒介,一次次叩开走向世界的大门,完成一场又一场的世界接力。

文|《中国企业家》记者 赵东山

相关阅读: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