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 手机版
首页 > 消费要闻 >
被“杀熟”的VIP:网上消费贵宾享贵价 大数据套路深 2018-03-13 19:06:21  来源:东南网

被“杀熟”的VIP!

(阿凡达/绘)

“杀熟”并非新鲜事。但是,在购买自己不太了解行情的商品和服务时,不少人的第一个念头常常是“找熟人问问”,“买熟人的东西比较放心”,往往吃了亏还不好意思计较。

如今,线上消费越来越成熟,一些常用的电商平台,也成了我们的“熟人”。出差前,长期使用同一个平台订酒店;旅游前,连续多天关注同一航线的机票;一件心仪的商品,放进收藏夹里时时关注……身为熟客的消费者,原以为比新客户拥有更多的福利和更好的服务。但想不到的是,付出信任成为线上平台熟客的你,正在遭遇大数据“杀熟”。一些消费者发现,老客户在网上订房、订餐、购物价格可能比新客户贵上数十元,甚至上百元。

“杀熟”无处不在,“3·15”来临之际,我们为你提供一份“宝典”,尽量避开这些“杀熟”招数。

■本期执行:记者 李菁 傅恒

网上消费贵宾享贵价 大数据杀熟套路深

近日,微博网友“廖师傅”自述了被大数据“杀熟”的经历。(网络截图)

“杀熟”这个字眼并不陌生,利用人情关系,利用相互间的信任,专“宰”熟人,比如找同乡、同事、朋友等熟人买东西,比找陌生人买反而更贵。近年来,这种日常购物常见的戏码悄悄地演到了网上,在网络大数据下,VIP(贵宾)客户就好似熟人,被商家“无情”地宰割,出现了“大数据杀熟”。比如知道你出差住惯某个酒店并且接受了它的价格,从此一直给你报一个价格,哪怕酒店同期正在全面打折;发现你网购从不退换货,从此会“优先”给你发残次商品……如果你是老客户,那么你可能比新客户享受更少的优惠。

线上

网上订房近10年 才发现总住高价房

“不管到国内哪个城市出差或旅游,我几乎都是通过同一个网络平台,订同一个品牌的连锁酒店,包括家人外出旅游,我都会通过我的账号帮他们订房,已经将近10年了。选择这个网络订房平台,是因为我刚刚开始使用网络订酒店时,这家给我留下的印象最好。”市民李先生说。

然而,去年李先生却遇到了一件非常郁闷的事。他到国内某西南城市出差,在酒店前台办理入住时,他听前台工作人员向直接到店询价的客户报价,居然比他在网上预订的价格便宜了数十元。这让他有些想不明白,即便近几年不少商品线上线下的价差缩小,但线上比线下贵超过50元的情况还是比较少见的。

“前台告诉我,其实现在很多酒店直接到店订房更便宜,酒店官网售价和第三方平台也不一样。更让人生气的是,即便在同一个网络平台上订房,新老客户享受的价格可能也不一样。老客户的价格都比较‘平稳’,很少享受到比平时订房均价更低的价格。”李先生说。

在业内人士的指导下,李先生在未登录和登录网络平台的状态下,分别查询了某家酒店同一房型的价格,的确存在数十元价差。

“后来,我仔细想了想,有时候没登录账号查房,有很便宜的特价房,马上登录订房,房间就没了。我一直以为是价格低的房间几秒就会被人抢走,还怪自家网速慢,自己手速不够快,原来这里面有猫腻。10年下来,我被多赚了多少钱?”李先生说,没想到长期的信任却被“套路”了,这让他对网络平台很失望。

“网络订房应该是一种让生活更加便捷的方式,我明白它不可能一直以超低价吸引人,也明白不同订房渠道的价格不可能一样,但是通过大数据‘杀熟’,让那些对其信任度高,黏度高的客户怎么想?一旦被曝光,他们失去的不是多年来打下的品牌美誉度吗?”李先生说。

订餐或比堂食贵40% 新客户才享满减优惠

“线上订餐,有些餐厅每道菜的价格可能比线下贵30%—40%吗?熟客并不会清楚记得每道菜的价格,反而会因为常吃、爱吃,忽略了价差。”市民陈女士说。

她告诉记者,自己和家人非常喜欢一家没什么名气的小吃店,店铺三次搬迁,陈女士一家都没“掉队”。

“店铺离我家挺远的,自从这家店上了订餐平台,我们已经很久没到店里吃了。有时爸妈会念叨物价长得厉害,一份炒面不到一年就涨了5元。不过我们喜欢吃,价格涨了也会继续吃。”陈女士说。

不久前,陈女士一家正好路过小吃店,就进去吃了晚饭。结账时,陈女士发现,订餐平台上一份15元的炒面,堂食只要10元。问起这事,老板有些尴尬,承认网上定价的确高一些,老客户也不会计较几块钱,就是图个方便。

“很多小店做的是熟客和周边生意,新客的数量非常少。不管是线上或线下,餐饮店那么多,一家普通小店,拿什么吸引客户呢?网络订餐的发展,打破了距离优势,以前我走出门吃饭,只接受200米内的,现在订餐可以选择2公里外的,导致小店客源流失。另外,原本薄利多销的小店,还要面对平台抽成,满减优惠等成本压力,不得不提高价格。小店能够生存,不得不感谢对其味道非常忠诚的熟客,但某些小店对新客户有满减优惠,对老客户却没有,从这个角度上看就是‘杀熟’。”一位从事餐饮业的市民表示。

“我已经付出了配送费和餐盒费,为什么还要支付更贵的价格呢?”陈女士觉得商家伤害了她对店铺的感情。

登陆相关平台账号后,市民发现机票的价格贵了近百元。

网上商家“心机重” 会员常常被“杀熟”

不只是订房和订餐,网络消费被“杀熟”的情况比比皆是。市民大呼商家“心机重”,原以为老客户应被优待,其实VIP或者你曾多次关注过同一件商品,更可能被“杀熟”。

“用某平台连续几天查询机票,你会发现这条线涨价了,几天不理它再查,你又会发现降价了。我朋友曾经在某电商平台上关注了一家酒店,并放进了收藏夹里。有一天,他直接网页搜索酒店,发现比收藏夹里便宜了50元。”市民张先生说。

网友“coco521128”说:“某平台送了我一个VIP,价值199元/年。我有两部手机三张卡,用另外一张手机卡注册的非VIP账号,查看一件毛衣是209元,VIP账号看到的价格239元。”

“我是某购物网站的超级会员,但我同事是普通会员。她经常抽到优惠券,有活动时也比我容易抽到红包。我特地询问了客服为什么会这样,他们随便几句话就打发我了。有这行的朋友说,因为超级会员给不给券都会买,不需要像吸引普通客户一样吸引你。”市民庄小姐说。

“大数据会根据个人消费轨迹,在商品上制定买家能接受最高价格。现在还是大数据的初级阶段,随着发展越来越成熟,别说购物了,大数据会比你自己还了解你的一切。”业内人士许先生说。

线下

保险

原价购买无折扣 “赠品”还得花钱买

“真是人情淡薄,交友不慎。”对于“杀熟”行为,市民徐小姐深有感触。徐小姐告诉记者,2011年,她买车后,每年都找自己的好朋友购买车险。

徐小姐告诉记者,她不了解保险的行情,由于信任对方,每年让朋友报价后,就将钱款转给对方。“都是按照原价买的,没有任何折扣。以前听说买车险有返点,但他说有返点的车险不规范,他不做不规范的产品。”徐小姐说。

直到去年,徐小姐和亲戚聊到车险时,才发现购买车险不仅有折扣,很多时候还有赠品。“这时,我才想起一件事。前年,我想装个行车记录仪,同事和我说有些保险公司有赠送。我就问了朋友,他说从来不送的,可以帮我找熟人买一个,最后花了我300元。亲戚和我说,这款行车记录仪其实是购买车险就能赠送的,朋友居然把赠品卖给我了。”

徐小姐非常生气,但又不好意思和好友翻脸。今年,她找了个理由拒绝了朋友,换了一家保险公司,发现车险价格比以往便宜,还有加油卡等赠品。

装修

朋友“打折”价更贵 原来暗地赚抽成

相信很多市民都有这样的想法——装修找熟人,但装修是最容易被“杀熟”的事。

“朋友报的价格确实比装修公司来得便宜,我就直接把硬装包他做了。”市民郑先生有个朋友是家装设计师,因为第一次装修,事事都询问朋友,包括到哪购买装修材料。

“出于信任,我都去朋友介绍的地方买,他还说帮我打折了。”郑先生说,有一次,朋友介绍他去一家店里买淋浴房挡水条前,他先到另一家店里问了下价格,熟人价居然比其他店贵了10元。

随后,郑先生又走了好几家店,发现订的瓷砖、木地板、硅藻泥等产品都贵了,“原来,设计师介绍人去买东西是有抽成的,虽然很生气,但也没办法,算是认清一个人了。”他说。

声音

观点一 熟客价更高是为懒惰买单

昨日,记者从工商部门了解到,目前泉州尚未接到过有关于价格“杀熟”的投诉,也没有相关法律禁止线上线下等不同销售渠道定价不同的情况。对于“杀熟”,消费者也各有看法,早报记者进行了随机调查。

“很多人对此愤愤不平,估计预设了‘熟客应该得到优惠’的立场。我认为,熟客价格更高,是为自己的懒惰买单。老客户购买商品,省去了注册和输入个人信息等麻烦的流程,一键入住,何等方便。后台是谁在提供服务?数据存储历遍展示都需要成本的。假设酒店价格是固定的,谁来支付交易流程带来便利的成本呢?”市民陈先生说。

“这也不是强买强卖,成年人购物难道无法判断价格是否合理吗?老一辈都懂得货比三家,我们有了网络,为什么就不懂这个道理了呢?商家有自主定价的权利,消费者也有自主选择的权利。”市民蔡先生说。

观点二

“杀熟”有不公平交易嫌疑

“这是滥用大数据,不当牟利吧?我住过多少次酒店,查询过多少次机票,关注过几次同一件商品,都是我的隐私,商家凭什么利用这些数据来多赚我的钱呢?网上消费的确便捷,但这不是因为用户懒,而是一种消费趋势。我可以为便利买单,但是,我不能因为老客户这个身份而付出更多。”市民庄小姐说。

“不同渠道,价格不同是正常的,但是新老用户的价格不同就不行了,用户可不欠网站的情,一旦用户知道了真相,就会愤而抛弃,并通过网络传递该网站的不良行为,直接影响网站形象和用户基数。”网友“malaoshi”说。

“美国亚马逊就被投诉过‘杀熟’,事情曝光之后,网站再也不敢这么干了。是不是应该把‘杀熟’行为纳入《消费者权益保护法》里,这是不是不公平交易呢?”市民林先生说。

防杀宝典

线下 不要盲目信任 事先了解行情

1.不可盲目信任,认为是熟人,就大放手。找熟人买东西依然应该像找陌生人一样小心,因为即便你的熟人不打算蒙你,可他手下的工人可不一定也这么想。

2.货比三家。当你需要买一样东西的时候,不要急于一时。一定要多看看多比比,如果不想去实体店,可以先到网上查询比价,了解行情之后,才不会被熟人牵着鼻子走。

3.要有自己的立场。当找朋友买东西,或者朋友介绍你去一个地方买东西,工作人员发现你对店里的东西稍微有一点喜欢的时候,都会想方设法让你消费,会一直说好话。所以,你一定要有自己的立场,要懂得挑剔。如果你很喜欢的话,一定不要表现出来,要往不好的方面说。这样才能把价格压下去。

4.最好找了解行情的朋友一起逛。如果是你一个人逛,你肯定会赶快买了就回家,跟朋友一起就不一样了,朋友会给你建议,这样才不会因为冲动买了后悔。

线上

注册一个小号 多看几家平台

1.不要在互联网上泄露过多的个人信息。现在个人信息成了互联网杀熟的一把利刃。举个例子,当用户在使用一些app的时候,经常会弹出其要求使用定位的提示,如果用户在网上搜索一件商品,而后台通过定位发现该用户附近没有售卖该商品的场所,那么就会提高一定价格,因为用户购买的可能性很高。除了定位,我们无意间在网络上泄露的个人信息还包括家庭住址、消费习惯、爱好等,很多用户认为对个人安全没有威胁的个人信息,在网络平台的眼里就是真金白银的数据。

2.可以注册一个小号。既然大数据“杀熟”,那么我们就可以扮演新手,在各大平台注册一个小号,注意最好使用和大号不同的身份信息,比如手机号、账号、邮箱、地址、设备等都注意不要留一样的。在购买商品之前,分别切换两个账号对比价格。如果不具备这个条件,可以使用匿名浏览器查看网站,或者定期清除浏览器里的cookies,都是有效提防大数据“杀熟”的手段。

相关阅读:
热点文章